中國對進口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賴,長期以來一直讓中國領導人夜不能寐,但這也迫使他們想出了一種創(chuàng)新性的解決辦法:轉向非化石燃料,這樣既可以保障能源安全,又有利于減少排放。
據信,在10月于北京召開的中共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上,能效目標排入了(高度機密的)會議日程。會后,中國官方媒體表示,提高能效的行動將在未來十年里繼續(xù)開展。
今年5月,中國總理溫家寶承諾,將以“鐵的手腕”實現(xiàn)能效目標。
中國計劃到2015年將能源強度(單位國內生產總值(GDP)耗費的能源)降低17.3%,到2020年,在2015年的基礎上再削減16.6%。
這些目標與發(fā)展更清潔能源的行動是一致的:中國政府還計劃在2020年之前,將碳排放削減40%-45%,并將非化石燃料占國內總能耗的比重提升至15%。
中國以雙管齊下的辦法應對國內能源短缺,在提高能效的同時,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。當全球都在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時,中國的做法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。
例如,中國大力發(fā)展核能源,如今已成為核工業(yè)發(fā)展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:全球擬修建的新核反應堆,有近三分之一是在中國。
預計中國政府很快就會出臺一項可再生能源刺激計劃,向新能源領域注資5萬億元人民幣(合7510億美元)。此舉將進一步改寫全球市場的格局。
美國劍橋能源咨詢公司(IHS Cera)駐北京副總監(jiān)周希舟表示,新能源刺激計劃經過不斷修改,覆蓋面逐步擴大,現(xiàn)在不僅包括可再生能源和電動車,還包括所有對于當今中國來說非屬傳統(tǒng)的事物?!吧踔量赡馨ǚ浅R?guī)天然氣、清潔煤炭、煤層氣等各種在當前系統(tǒng)中尚不算關鍵的能源?!?/P>
對于將被納入該計劃中的能源種類,中國政府做了一個廣泛的定義。除了風能、太陽能、水電等可再生能源,中國政府還將把非常規(guī)天然氣等領域納入刺激計劃。
燃燒天然氣要比燒煤清潔得多,而據認為,中國擁有充足的所謂“非常規(guī)能源”,例如蘊藏在緊密頁巖層或埋在煤炭礦層里的天然氣。
中國對安全能源的探求也在向海洋發(fā)展,那里有風能和豐富的天然氣儲備,可供開發(fā)。今年夏季,中國完成了首個離岸風電項目的公開拍賣。在油氣領域,中國也在積極開發(fā)開發(fā)海底資源。觀察人士相信,離岸油氣生產目標可能會列入下一個五年規(guī)劃。
要開發(fā)這些資源,中國企業(yè)必須獲得相關技術,因此,獲得能源相關領域的技術,成為近些年的一個主題。
離岸油氣開采技術在近幾年取得重大進展:中國正在上海修建首個深水鉆井平臺。
此外,中國企業(yè)一直在購買海外具有挑戰(zhàn)性的深水項目的少數(shù)股份,部分原因就是為了能獲得深水鉆井技術。
在核領域,中國也極為重視技術的獲取。中國2006年招標修建核反應堆時,技術轉讓就是遴選過程中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,而中標的美國西屋電氣(Westinghouse)同意把交出其第三代核反應堆的設計方案作為協(xié)議的一部分。
同樣,在風能領域,通過國產化比率要求和合資,中國制造商最終獲得了渦輪機技術。
隨著合同落入本土企業(yè)手中,五年前還主宰著中國市場的外國制造商,現(xiàn)在只能坐在一邊觀望。
在新興能源的許多領域,中國企業(yè)快速趕上并超越了西方同行。
中國企業(yè)定會在全球太陽能市場占據主導地位,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中國國內優(yōu)厚的太陽能生產政策。
此外,在電動車制造方面(這也被納入了新能源刺激計劃),本土企業(yè)擁有稀土資源優(yōu)勢――稀土是制造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成分。
這些技術因素是中國能源安全戰(zhàn)略的重要組成部分,但也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日益不安。美國貿易代表最近宣布啟動對中國環(huán)保技術領域的調查,將包括對稀土政策、風能和太陽能的調查。
中國的回答很簡單。中國商務部在美國宣布的調查次日表示:“美對中國的清潔能源政策采取行動,傳遞的信號將是美國并不支持中國改善環(huán)境的努力?!?/P>
正如此事所顯示的,國際貿易、科技糾紛與中國發(fā)展清潔能源的努力已交織在一起,這可能成為影響中國能源未來的關鍵因素之一。
譯者/何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