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從泉州市電子行業(yè)管理辦公室了解到,在光電產業(yè)領域,泉州市擁有中國最大的高純硅生產企業(yè),即南安市三晶硅品精制有限公司。目前,該公司提純的硅原料純度達到了99.999%,并且于去年8月實現了產業(yè)化生產,這使得泉州企業(yè)占據了光電產業(yè)鏈上游的制高點。
據泉州市人民政府經濟顧問組組長王文泰介紹,從產業(yè)鏈方面看,太陽能光伏產業(yè)的最上游是硅材料。目前多數太陽能電池廠家采用的原料是多晶硅,每生產1兆瓦太陽能電池大約需要17噸多晶硅。多晶硅是由硅純度較低的冶金級硅提煉而來的,而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的多晶硅,其硅純度必須達到99.9999%以上。迄今為止,這種提煉技術基本上仍掌握在發(fā)達國家的少數企業(yè)手中,我國多晶硅的自給率只有1%左右。
泉州市人民政府經濟顧問組顧問、電子信息高級工程師湯祥輝認為,硅原料的提純仍是制約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瓶頸問題。這位負責人說,由于提煉的技術跟不上,國內的太陽能電池原材料尤其是硅晶片多數仍然依賴進口。對一家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(yè)來講,能否獲得充足的原材料供應,意味著能否將其產能充分發(fā)揮出來。顯然,硅原料的提純技術將成為整個產業(yè)的最終瓶頸。“因此,在光伏產業(yè)有‘擁硅為王’的說法。”他說。
相關資料顯示,我國每年都從石英石中提取大量98%純度的工業(yè)硅,以1美元/公斤左右的價格出口,而發(fā)達國家由于擁有先進的提煉技術,就把98%純度的工業(yè)硅加工成可供制造太陽能電池的99.9999%純度的多晶硅,再以80美元/公斤左右的價格賣給我國的太陽能企業(yè)。顯然,太陽能產業(yè)鏈最上端的多晶硅原材料的制造,是整個產業(yè)鏈最賺錢的部分。
據泉州市電子行業(yè)管理辦公室主任張秋琛介紹,成立于1996年的泉州南安市三晶硅品精制有限公司,長期以來一直默默地致力于多晶硅原材料的提純和技術攻關。經過多年努力,目前該公司提煉的硅純度已達99.999%,并于去年8月實現了產業(yè)化生產,該企業(yè)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高純硅生產企業(yè)。
“盡管與太陽能電池所需的硅材料相比,我們的提純技術相差甚遠,因為越是到小數點后面的位置,百分之零點零零幾的差距越是一道極難跨越的技術難關?!睆埱镨≌f。但是,三晶硅品精制有限公司正致力于提純99.9999%高純硅的技術攻關,一旦實現技術突破,其成果不僅僅在泉州,還將在全國的硅材料市場上掀起一場劃時代的變革。
“我們也期待著這一天早點到來?!彼f。
E-mail:news@ne21.com
Msn:bsssq@hotmail.com
QQ:35845245
手機:13844866317
光伏QQ群:191792347